“三无”病房的坚守 用爱点亮“迷途星辰”
在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,有这样一位为“三无”精神病患者擦亮生命蒙尘的守护者——八病区护士长王青。所谓“三无”,即患者“无身份、无家属、无经济来源”,他们或因先天智力缺陷流落街头,或因精神障碍与亲人失联,被遗忘在城市的边缘角落。王青护士长坚信他们不是社会的“累赘”,而是迷途的星辰。她要做的,就是擦亮蒙尘的生命。
一、在孤独与混乱中寻找秩序
患者因病情反复而躁动、自伤甚至攻击他人;因精神病性症状而性格违拗;因精神发育迟滞,多数伴有大小便失禁、攻击行为;因缺乏家属支持,患者普遍存在情感缺失,对治疗抵触甚至丧失求生欲。王青带领护理团队分析患者的精神症状、行为特点、个性特征等,动态评估,逐个突破,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,并且完善护理流程管理,亲身跟班抓环节、补漏洞,及时有效沟通整改,把好每一个关口。
王青多年来坚持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时到岗,巡视病房,与患者“一对一”交流。利用晨会时间强调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、点评前一日护理工作质量、布置分配当日护理工作任务。她认真履行六查房制度,精准发现漏洞,有效解决问题。八病区患者的管理秩序逐渐从无序走到了安宁。
二、在特殊病房里重塑生命
面对智力水平仅相当于3到10岁、一些伴有大小便失禁、攻击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,王青坦言:“传统护理标准在这里完全失效。”病房的部分患者肢体协调性差无法完成自主进食,她主动上前,一口一口喂患者进食。有些患者认知功能退化、生活懒散,个人生活无法自理。她带领护理团队帮助患者从个人卫生、进食、穿衣、行走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训练。分解刷牙、洗脸、如厕的步骤,同一个动作反复教;细致示范,教患者如何进行手卫生处置;手把手教,很多患者学会了自己剃胡须。她说在这里的第一课,是教会他们成为“人”。
三、在“无解”中创造希望
病区70名患者中,超七成无法追溯身份。王青带领团队化身“侦探”,通过患者方言碎片、身体疤痕等线索,跨界合作,联动救助站,为患者寻找失联家属,3年内帮助7人回归家庭。寻亲成功的李老太临出发前隔着车窗向王青挥手,先是满脸堆着笑容,接着满眼噙着泪水。望着车子渐行渐远,王青说能帮助患者归家,既是照亮别人,也是照亮自己。
王青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护理管理者,她坚信精神科护理不仅是管理症状,更是唤醒患者心底的尊严与希望,用爱点亮迷途星辰。“三无”病房的护理工作,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与瞬间惊心动魄的交织,这里没有奇迹,只有不放弃的日常。每一个微小的进步:一个眼神的回应、一次主动的洗漱,都是照亮黑暗的光。
供稿人:陈立慧
- 2025-05-19
- 2025-05-13
- 2025-05-13
- 2025-05-05
- 2025-04-22